在前面的文章里面,大家已经了解到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和好处,那么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儿童体育运动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儿童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那么儿童体育锻炼的包括哪些方面?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学前幼儿运动能力中基本因素的研究,可将3-6岁幼儿的基本身体素质分为:柔韧性、上肢力量、下肢力量、灵敏性、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六个方面。
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与附着在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可以说是任何运动项目的必要因素,它会影响到整体动作的协调和效率,防止意外的发生,并可将受伤的概率降至最低。
上肢力量
上肢力量是指幼儿一次所能施加或举起来的最大力量,即幼儿上肢的肌肉在活动时克服阻力的能力。上肢力量是投掷、攀爬等基本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下肢力量
下肢力量是指幼儿下肢的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幼儿日常活动基本都取决于下肢力量,是走、跑、跳、投及攀爬等动作的基础。通过下肢力量的锻炼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幼儿的身高。
灵敏性
灵敏性是个体在运动时,快速移动身体、改变或变换身体全身或局部方向位置与速度的能力。灵敏性也是培养幼儿空间知觉的一部分,因为灵敏性包含了个体移动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
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是所有运动能力中最基本的,个体必须能够在站立、移动或接受外力时,维持身体的平衡,以便达成移动性、非移动性及操作性的动作技巧。平衡是当我们站在不稳定的地方,或以不稳定的姿势从事运动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平衡能力能减少幼儿在游戏时受伤的概率。
协调能力是指身体各部位的操作表现灵巧,能熟练且有节奏地进行各种运动的能力,也是幼儿运动能力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协调能力可分为一般身体的控制、手眼协调和足眼协调。协调能力在任何运动、游戏或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否则可能会产生动作不优美或做不好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