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
——作家屠格涅夫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父母也好,爷爷奶奶也好,姥姥姥爷也好……都在无时无刻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尽力的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优越的衣食住行服务,期盼着孩子将来可以长大成材。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以至于,对孩子的爱,不只是贯穿在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贯穿在暑假中,总是想着、计划着“扬长补短”。报班、报班、报班,好像不报班就心里不踏实一样。

我们身边不少的父母把孩子看作是未来的希望,一味的重视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宁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让孩子受一丁点儿累。于是,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好的习惯,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一不如意,孩子就开始大哭大叫,想尽办法让你束手无策。
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所以,暑假中,让孩子认认真真把作业完成,多干点家务,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胜过天天上网打游戏,甚至是外出一天游玩不回家重要吧!
再者,就是挫折教育,准确的说,应该是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挫折,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也是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心理学大词典》对“挫折”是这样的解释: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抗挫折教育是中西方教育中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在暑假中,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比如有个动画片《百变马丁》,讲述了一个7岁的小男孩马丁,每天早上醒来后,都会化身一个新的角色,从而开展一段完全不同的奇幻冒险的故事。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险、挫折,但他始终潇洒乐观,顽强地面对着。孩子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作为家长或老师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目标,让孩子充满信心去完成。孩子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家长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孩子对挫折承受能力,家长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孩子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培养孩子耐挫力。比如:和孩子一起运动、劳动、竞赛、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引导他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更加积极。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成长和生活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建立自信、乐观的品质,培养起一种耐挫折能力,承受力。挫折教育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信心、情绪及意志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只有我们父母认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才会在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坚强、勇敢、自信的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挫折,从而收获幸福和快乐!

所以,在这个暑假中,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锻炼吃苦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吧!让我们彼此的路都能够走得更加自信,轻松自如!
凯孚尼全国校区活动进行中
详情请咨询当地凯孚尼儿童运动馆!
凯孚尼儿童运动馆一直秉承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强健体魄、塑造品格的教育理念;通过好玩、鼓励、协作的模式,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通过八大体能及九大技能,提高孩子身体素质,获得更好的体态;结合560多款教具,让孩子在运动中感受乐趣,打下运动基础;在课程环节的引导下,让孩子敢于表达,无惧挫折,敢于挑战!